在中文网络语境中,“开盒”通常是指通过不当手段获取及曝光他人隐私信息(如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、住址、社交账号等),这就是当前所说的人肉搜索!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,发表观点已变得如同吃饭喝水般简单,几乎人人都持有手机,而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也在持续扩大。
尽管网络与现实间依旧存在明显分界,但互联网所引发的言论更易突显个人情绪。“开盒挂人”这种新式网络暴力给“被开盒者”带来了难以治愈的创伤。2025年3月,一位孕妇在平台上关于搭乘头等舱发表了自己的吐槽,她表示“12小时的飞行又不是她自己开飞机,头等舱睡觉真的太舒服了”,结果难逃开盒的厄运!这一言论触怒了众多粉丝,认为这严重不尊重韩国偶像张元英。
尽管该孕妇只是发了个小感慨,却引来了粉丝们在各大平台对她的私信、评论和辱骂,甚至有些人因其家庭条件更好,私自“开盒”出孕妇的信息,以短信和电话进行骚扰,甚至对她的家人和公司进行逼迫,线下的骚扰不可避免!
最新的东方卫视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,探讨这种网络暴力行为究竟该如何铲除?除了讨论事件的恶劣性质,最大的问题在于,未成年中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?不仅仅是行为恶毒,甚至连言语都相当难听,让人不敢相信出自一位年纪尚小的少女之口。
展开剩余68%网络是有记忆的,今天你如若开盒他人的过往言行,明日你的言论也有可能被网友看到并评论,这不是一个警告吗?据说“开盒”的粉丝被网友揭发是某副总裁的13岁女儿,随后其家长深表歉意!然而,对此道歉的反响并不理想,许多网友心生不满,抱怨一个未成年少女怎会如此轻易“开盒”?她又如何获取这样的资源?
相较于网友的指责,家长显然不接受这种说法。仅因与人争执,便将他人信息发布出去导致他人遭字体网暴,最终害人害已,成年人是否能够对未成年人的冲动行为表示宽容呢?
在互联网时代,网络暴力甚至演变成线下暴力,究竟有没有有效的解决措施?这一点值得深思。也让不少网友开始反思,是否在网络上发布信息、一句吐槽或者一张图片,都可能沦为“开盒”的借口?
目前,跟道歉有关的都已表达歉意,虽然事件的影响依旧存在,但热度似乎已经趋于平静。那些未受影响的人始终如故,毕竟“开盒”的人身处国外,加拿大的网络治理无从下手,只能说事件已发生,随之结束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偶像与粉丝之间的关系,粉圈问题是否会影响到偶像本身?大多数“开盒”的追星者都是未成年人,他们因偶像的外貌、舞蹈和影视作品而对其产生喜爱。偶像因拥趸众多而出名,粉丝因偶像热度高而热议不断。
在小编看来,极端的粉丝群体虽然只是少数,但当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,缺乏成熟心智,容易盲目跟风,而最容易追随的正是这些不当行为,导致如今各种矛盾层出不穷。
发布于:山东省